徐翔-我在泽熙学到的七堂课

发布于 2024-05-14  320 次阅读


徐翔_投机的心性

徐翔,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。1976年出生,17岁带3万入市,对股市很有天分,19岁时曾被上海黑帮胁迫,替黑帮操盘,相传两大黑帮为争他做操盘手而打了一次。几年后,90年底末成为浙江龙头老大,被称为浙江敢死队“总舵主”,而叶大户当时只是“堂主”。目前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40亿元。

徐翔不是普通人———数十亿元身价以及旗下管理的数百亿元资产,足以令他以“傲视群雄”的姿态站在众多投资者面前。但至今为止,这位“宁波涨停板敢死队”的头号人物一直很低调,基本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。在2012年资本市场大幅下挫的情况下,他管理的泽熙瑞金1号达到25.20%的收益。

“涨停板敢死队”总舵主

1993年,还是个高中生的徐翔带着父母给的几万元本钱进入股票市场。“那个时候,宁波老百姓家里几万元很正常,而且家里就我一个小孩。”徐翔说。

18岁,徐翔放弃高考,专心投资,并得到家人同意。 徐翔对股市热点的把握非常敏感,个人资产迅速累积,成为营业部高手。

“我学习股票,看书,听券商培训,也看国外投资方法。三人行必有我师,对宏观经济,也懂一点。”徐翔表示。

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,徐翔和几个以短线擅长的朋友被市场冠名“宁波涨停板敢死队”,投资风格彪悍,被“敢死队”选中的股票,大进大出,高起高落。这批人以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为核心,成员20人左右,核心是徐翔、徐晓、张建斌等。徐翔在成名后更被媒体封为“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”。

三大短线高手中,徐翔是其中的头号人物,也是最年轻的一位;2号人物姓吴,35岁左右,这两位不仅经历相似,连炒股水平也是旗鼓相当;3号人物徐海鸥的,975年出生,上大学时就开始炒股,1997年在北京商学院毕业后没找工作,直接回宁波专职炒股。在做散户时,徐海鸥与徐翔结识,便从散户室搬到4楼,为小他1岁的徐翔做助手,并逐渐成长为“敢死队”的核心成员。 名气渐响之后,徐翔的一举一动开始为外界所注意,特别其在营业部的仓位、持股,很容易被泄露,有人专门分析其持股以跟风投资。徐翔对此颇为苦恼,称很希望阳光私募能争取到机构席位,摆脱跟风者。

2005年,徐翔从宁波迁到上海,经历了A股的一波大牛市,2009年成立泽熙投资,经过三年的发展,目前总管理规模在70亿元左右,规模仅次于目前阳光私募中管理资金规模排名第一的上海重阳投资。“我们70亿的投资中,有至少40至50只股票。”徐翔说。

作者是原泽熙投资总经理助理

导读:私募大佬徐翔及其执掌的泽熙已成为 A 股市场的传奇,惊人的业绩回报和凶狠凌厉的操作手法都让投资人叹为观止。但徐翔本身极其低调,这种神秘感让资本江湖一直流传着关于他的各种传说。真实的徐翔到底是什么样的?近日,原泽熙投资总经理助理叶展写的《我在泽熙学到的七堂课》揭秘了一些有关徐翔的投资经历和投资手法。对于徐翔在投资上所取得的成绩,叶展表示,“徐翔是我见过的最为勤奋和专注的投资人,没有之一”。

以下为《我在泽熙学到的七堂课》的全文。

三年前,我加入了泽熙投资,正式成为一名职业投资者。做职业投资者一直是我的理想。在股市中用眼光和头脑寻宝的游戏本身就足够让我痴迷,何况还有财富这个副产品。想到自己能近距离地观摩一名股市大作手的投资,确实令人兴奋。 泽熙的业绩已经不需要我再赘述了,这么多年来,它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市场的焦点,每年到年底盘点业绩的时候,排行榜上总少不了它的名字。掌门人徐翔被冠以“私募一哥”的称号,江湖上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关于他的传说,但是他总是保持神秘低调,不愿过多暴露在公众面前。 幸运的是,在三年的泽熙生涯里,我经常和徐翔在一起工作,尽管他不算健谈,但仍然让我获益匪浅。以下是我在泽熙学到的 7 堂课。

第一课:专注

很久以前,我就知道徐翔是一位非常专注的投资者,但到泽熙以后,他的专注程度仍然让我吓了一跳。 通常情况下,他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:每天一早,泽熙开始晨会,每位研究员汇报市场信息和公司情况,开盘后进入交易室,交易时间绝不离开盘面,中午一般与卖方研究员共进午餐,下午继续交易,收盘后又是一到两场路演,晚上复盘和研究股票。

他每天研究股市超过 12 小时,几乎没有娱乐和其他爱好,据我所知,这种习惯已经持续了 20 多年。毫无疑问,徐翔是我见过的最为勤奋和专注的投资人,没有之一。

相比起很多投资者,除了股票以外,还要关心足球,明星,旅游,高尔夫……徐翔可以算是股市里的苦行僧。

唯有无与伦比的专注,才有超乎寻常的回报,这是我学到的第一课。 现在,我也养成了盯盘的习惯,交易时间尽量不离开盘面,日复一日,市场的呼吸和节奏慢慢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记,直到形成交易直觉。

股市是一个胜者为王的丛林,充满了危险,如果注意力不够集中,很容易成为猎食的对象。

第一课:唯有专注,可以让人保持警惕。尽管过程会枯燥艰苦疲惫,但想要获胜,这是必不可少的代价。

第二课:长期投资

很多经典书籍强调长期投资,认为这是战胜市场的重要武器。我也同意长期投资,不过,我眼中的长期投资概念可能有点与众不同。

泽熙素以凶猛彪悍的投资风格著称,经常参与大量的短线交易,市场甚至以“敢死队”名之。那么,泽熙到底是一个短期投资者还是长期投资者?我认为是后者。

如果以持股周期衡量,泽熙的仓位中有大量快进快出的品种,并不符合一般意义上长期投资者的概念。但是,长期投资者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?仅仅从持股周期上来衡量吗?

自从 1993 年入市,徐翔用 20 多年的时间在证券市场中搏杀,在实战中形成了快准狠的投资风格,并且一以贯之地坚持。这种坚持,才是长期投资者的根本特征。

投资之道,万千法门,只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投资方法,并且长期坚持,才能在证券市场中存活。但是,很多投资人入市的动机,只是想短期捞一票,从未设定长期的投资目标,也不知道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,跟风,赌博,这种短期心态,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。

第二课:长期投资,不一定是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有多长,而是你给自己设定的投资生涯有多长。只有把投资当成终身事业来做,你的心态才会长期,行为才会理性,才不会为了追逐一时的利益去冒无谓的风险。

第三课: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

到底绝对收益重要还是相对收益重要?见仁见智。但两者不可兼得是市场公认的真理:要想获得绝对收益,应当尽量回避风险;而要想战胜指数,又必须勇于承担风险。这本身就是悖论。

但在泽熙,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是放在一起的。泽熙的业绩最受人关注的有两大特点:第一是涨得快,长期远远战胜指数,第二是回撤小,即使在市场大幅下跌时,业绩也总能保持平稳。

过去的 5 年中,净值回撤 10%的次数只有 3 次。 如此锐不可当而又坚如磐石的业绩,着实让很多人大呼看不懂,其中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?

有必要稍微披露一下泽熙对研究员的考核办法,主要有三条:推荐的股票要能涨,最好马上涨;涨幅要高过沪深 300 指数;买入后不能下跌超过 10%,否则无条件止损,不允许补仓。

这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的考核办法确实残酷,许多研究员很久也适应不了,但这确实体现了泽熙的投资哲学,那就是以绝对收益为基础,以相对收益为目标,以严格止损为纪律。

要想达到泽熙的标准,既要对公司基本面有深入的研究,以挑选标的,又要对市场情绪有敏感的体悟,以寻找买卖点。

所以泽熙的研究员非常辛苦,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地调研,调研的密度和深度远高出行业平均水平,然后再加上徐翔对市场独一无二的敏感度,最终才造就了奇迹般的业绩。

第三课: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都很重要。如果硬要划分一个先后顺序的话,我的选择是,先取绝对收益,再兼顾相对收益,但无论是哪种收益,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。

第四课:逆向思维

泽熙的研究员压力山大,除了严苛的考核标准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:他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的研究结论被徐翔否定掉,尤其是做了很多功课,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,满怀信心地阐述理由时,徐翔却淡淡地说:不。

但事后的实际走势证明,但徐翔与研究员结论不一致时,大部分时间,老板是对的。

我仔细观察了很多次这样的事情,发现多数时候,当研究员的意见与市场的主流意见趋同时,被否定的概率就显著增加了。 显然,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,徐翔是不认同的。

还有很多次,泽熙重仓持有的股票,在市场报告一片看好,股价凌厉上涨的时候,泽熙却在悄悄出局,而卖出的价格屡屡是市场的阶段顶部。

这种感觉,在反复多次以后,让我形成了现在的习惯,凡是市场中最热门的板块和股票,总是特别警惕;凡是行情最火爆,涨停板满屏的时候,总是心生寒意。有很多次,这种习惯让我错失机会,但更多次,它让我避开陷阱。

查理芒格反复强调,反过来想,总是反过来想。就是告诫投资人,要独立思考,不要人云亦云,当市场的观点高度一致时,拐点也就即将来临了。

第四课:别人贪婪我恐惧,别人恐惧我贪婪,这已经变成股市中的众所周知的俗话,但知易行难,克服人性的弱点,需要长时间的磨练。

第五课:谨慎使用杠杆

去年以来,随着市场的转暖,许多投资者眼见暴利在前,纷纷加杠杆,两融余额飞速飙升,分级基金抢手无比,还有很多杠杆极高的结构化产品诞生。

但是,我却没有见到泽熙加杠杆,相反,泽熙在年底大比例分红,将本已永远封闭的产品规模继续降了许多。

难道是泽熙不想赚钱?显然不是。

对于在市场中拼杀已久的徐翔来说,杠杆并不陌生,但随着投资时间越长,他对杠杆的态度越发谨慎。 杠杆有成本,杠杆有期限,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。加了杠杆之后,时间不再是你的朋友,反而变成了你的敌人。

更重要的原因是,杠杆会使投资行为发生扭曲。在成本、期限和平仓的压力下,投资者要么变得更加激进,希望尽快赚取更多的利润,导致冒了更大的风险;要么变得更加保守,害怕因为下跌而导致平仓,从而失去一些投资机会。

还记得昌九生化的惨剧吗?有多少投资人因为加了杠杆,一夜之间血本无归,即使股价之后反弹,也因为被强行平仓而错失纠错机会。杠杆的代价就是,哪怕你成功 99 次,最后一次失败就足以让你回到起点,甚至连翻本机会也丧失。

我自己也曾经用过杠杆,有过暴利的经历,更有过惨痛的教训。现在,我想我是不会再愿意尝试这把锋利的双刃剑了。牢记巴菲特的话:稳健的投资者夜夜安眠。

第五课:在投资的长跑中,兴奋剂也许短期能让你跑得更快,但长远来看必将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。

第六课:股价有时与基本面无关

重庆啤酒一役,堪称泽熙的经典案例。在乙肝疫苗彻底失败,股价崩盘的时刻,泽熙却成功抄底,获取巨额利润,其中的一波三折,惊心动魄之处,比小说还精彩,而泽熙的投资逻辑,更叫人拍案惊奇。

2012 年初,重庆啤酒发布乙肝疫苗临床揭盲结果,整个市场都傻了眼:被寄予厚望的疫苗居然基本无效,公告一出,股价从82 元连续跌停。在股价跌至 28 元的那天,奇迹发生了,巨量买盘一开盘就横扫千军,股价扶摇直上,盘中一度涨停。没有人想到,在市场一片看空的时候,泽熙出手了。

第二天,股价继续跌停。更意外的是,公司当晚公告,将继续停牌,直至发布另一份临床结果。

这一停牌就是一个多月,结果出来后雪上加霜:疫苗再度被证明无效。市场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破灭了,股价再度下跌,直至 20 元。

在此期间,市场对于事件的报道、传闻铺天盖地,结论基本一致:重庆啤酒将回归啤酒类公司的估值,按照同类公司比较,股价最多值 15 元,或者 10 元。

但就在此刻,股价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,从 20 元开始,重庆啤酒股价快速反弹,一个多月股价翻倍。泽熙在 35 元上方顺利获利了结。

是什么造成了股价的大反弹呢?是基本面吗?事实证明,在此期间,公司没有发布任何利好,之后也没有。显然,股价此时与基本面已经毫无关联。

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,为什么泽熙能猜中这轮反弹?徐翔事后的一番话解开了谜底。

他说:“重庆啤酒不是股票,是彩票。第一次刮出来‘谢谢你’,第二次刮出来还是‘谢谢你’,这时候大家都把它当废纸扔了,但彩票还没刮完,或者说有人相信它还没刮完,万一后面是个特等奖呢?这就是反弹的逻辑。”

这个案例足足让我思考了三个月,因为它完全颠覆了教科书上的逻辑:股价是基本面的反映。它让我知道,有时,股价可以和基本面完全无关,而只跟群众的心理相关。

后来的昌九生化,獐子岛……屡屡重演了重庆啤酒的一幕,充分证明,在股市里利用情绪赚钱也是一种可复制的模式。

第六课:股市是多维度的,基本面只是其中的一维。正如巴菲特所说,股市长期是称重机,但短期是投票机。一个精明的投资人,既可以用扎实的基本面研究赚钱,也可以用精准的心理学赚钱。

第七课:不要被黑天鹅打倒

泽熙并不是神,泽熙也有被套的时候。酒鬼酒是一个典型的案例,大约在 40 元的时候,泽熙重仓酒鬼酒,但黑天鹅不期而至,塑化剂事件爆发了。

停牌,复牌,连续跌停,最低 27 元。损失惨重。

泽熙产品的净值受此影响大约回撤了 0.1 元,但不到一个月,便重新创新高。

实际上,在酒鬼酒跌停第一次打开的时候,泽熙基本出光了,然后是 27 元勇敢的抄底,直至反弹至 31 元,挽回了近半损失。如果算上同时抄底的其他白酒股,甚至还有盈利。

一般投资者碰到这样的情况,能够第一时间斩仓的已然不多,斩仓后还能抄底成功反败为胜者更是寥寥。没有钢铁一样的神经,很难做到这一点。

股市总是不缺乏黑天鹅事件,长期而言,想要完全规避黑天鹅是不可能的任务。但是区别就在于,有人被黑天鹅击倒了一蹶不振,有人在黑天鹅来临时面不改色,冷静认赔的同时,还在寻找反击的机会。

最后一课:不要被偶然事件打倒。在失误面前,怨天尤人无济于事,做缩头乌龟也于事无补,冷静,然后勇敢地面对,直至重新踏上正确的轨道,并把教训变成未来的财富。

总结:

在股市中,我们永远是学生,向高手学,向前贤学,向市场学。泽熙是我投资生涯的重要一环,有很多东西,不是上面 7 堂课所能概括完的。写下此文,不是为了揭秘,也不是为了鼓吹,仅仅是从投资的角度,与大家探讨砥砺。关于泽熙,请不要问我更多。

徐翔有句话,股市里只有不断进化,才能不被淘汰。让我们以此自勉。

(如果你认为徐的成功只是依靠内幕,停留在这样的思维里拔不出来,那真的没有必要留在股市里。高手不等于强人,如果你是高手,很多事情都会主动找到你,除去自己的贪婪,更有自己身不由己的一面。我相信在更多人的眼里,徐是中国股市一个时代的闪耀之星。)